【虚与委蛇是什么意思虚与委蛇的解释】“虚与委蛇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出自《庄子·应帝王》:“吾与之虚而委蛇。”原意是形容人表面上随和、敷衍,实际上并不真心。后来引申为对人态度不诚恳,只做表面文章,或指做事敷衍了事,不认真对待。
在现代汉语中,“虚与委蛇”多用于形容人处事圆滑、不讲原则,或者面对问题时采取回避、应付的态度,缺乏诚意和责任感。
一、
“虚与委蛇”是一个带有贬义色彩的成语,常用来形容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或事务时,表面上表现得温和、顺从,实则内心冷漠、不真诚。它强调的是“表面一套,背后一套”的行为方式,常见于职场、社交场合中的人际交往。
该词源于古代典籍,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,但在现代使用中更偏向批评性,提醒人们在为人处事时要真诚、负责,避免流于形式。
二、表格展示
| 词语 | 虚与委蛇 |
| 拼音 | xū yǔ wēi yí |
| 出处 | 《庄子·应帝王》 |
| 原意 | 表面上随和、敷衍 |
| 现代含义 | 对人不诚恳,敷衍了事,缺乏诚意 |
| 用法 | 多用于批评他人或自我反思 |
| 情感色彩 | 贬义 |
| 近义词 | 敷衍塞责、虚情假意、阳奉阴违 |
| 反义词 | 诚实守信、认真负责、实事求是 |
| 使用场景 | 职场、社交、人际交往等 |
三、使用建议
在日常交流中,尽量避免使用“虚与委蛇”来直接指责他人,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或冲突。若想表达类似意思,可用“敷衍了事”“表面功夫”等更为中性的表达方式。
同时,理解并掌握这一成语的深层含义,有助于我们在生活中更加注重真诚与责任,避免陷入虚伪和浮躁的处世方式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