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是谁写的】一、
“晓来谁染霜林醉,总是离人泪”是出自元代杂剧《西厢记》中的一句著名诗句。这句诗原本是唐代诗人杜牧的《山行》中的句子:“远上寒山石径斜,白云生处有人家。停车坐爱枫林晚,霜叶红于二月花。”后来在《西厢记》中被改编为“晓来谁染霜林醉,总是离人泪”,用以表达离别时的哀愁与伤感。
这句话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,不仅展现了古典诗词的意境之美,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情感的细腻描写。通过不同版本的演变,我们可以看到文学作品在流传过程中的变化与再创作。
二、表格展示
| 项目 | 内容 |
| 句子原文 | “晓来谁染霜林醉,总是离人泪” |
| 原始出处 | 唐代诗人杜牧《山行》(原句为“停车坐爱枫林晚,霜叶红于二月花”) |
| 改编出处 | 元代王实甫《西厢记》 |
| 作者 | 王实甫(《西厢记》作者);原诗作者为杜牧 |
| 出处背景 | 《西厢记》是元代杂剧代表作之一,讲述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故事 |
| 句子含义 | 描写清晨时分,霜林为何如此艳丽?原来是离人的眼泪染红了它,表达离别时的悲伤情绪 |
| 文学价值 | 展现古典诗词的意境美和情感深度,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名句 |
| 使用场景 | 多用于描写离别、相思、秋景等情感浓厚的文学或影视作品中 |
三、结语
“晓来谁染霜林醉,总是离人泪”虽源自杜牧的原诗,但在《西厢记》中被赋予了新的情感内涵,成为表达离愁别绪的经典名句。这一句不仅体现了古人的审美情趣,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与情感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。无论是作为文学研究对象还是日常使用,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