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小学生礼仪常规十条】在小学阶段,良好的礼仪习惯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。礼仪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和素质,也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护。为了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掌握基本的礼仪规范,特制定“小学生礼仪常规十条”,旨在引导学生从小养成文明、礼貌、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。
一、
“小学生礼仪常规十条”是从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出发,涵盖课堂、校园、家庭和社会等多个场景。这些礼仪内容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,也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。以下是对这十条礼仪的简要总结:
1. 尊敬师长:见到老师主动问好,认真听讲,虚心接受指导。
2. 同学之间互帮互助:团结友爱,不嘲笑他人,乐于助人。
3. 使用文明用语:如“请”“谢谢”“对不起”等,语言得体。
4. 保持个人卫生:勤洗手、勤换衣,讲究仪表整洁。
5. 遵守课堂纪律:上课认真听讲,不随意讲话、不做小动作。
6. 爱护公共财物:不乱涂乱画,不损坏学校设施。
7. 文明用餐:排队取餐,不浪费食物,饭后收拾餐具。
8. 有序上下学:按时到校,放学后不擅自离校。
9. 诚实守信:不说谎话,答应别人的事情要努力做到。
10. 安全意识强:注意交通安全,不玩危险游戏,远离危险场所。
二、表格展示
| 序号 | 礼仪内容 | 具体要求 |
| 1 | 尊敬师长 | 主动问候老师,认真听讲,服从管理,虚心接受批评与建议。 |
| 2 | 同学之间互帮互助 | 相互尊重,不歧视、不欺负,遇到困难时主动帮助他人。 |
| 3 | 使用文明用语 | 常用礼貌用语,如“您好”“再见”“请”“谢谢”“对不起”等,语言文明。 |
| 4 | 保持个人卫生 | 勤洗手、勤剪指甲、勤洗头,穿着整洁,保持身体清洁。 |
| 5 | 遵守课堂纪律 | 上课不交头接耳,不随意走动,积极回答问题,认真完成作业。 |
| 6 | 爱护公共财物 | 不乱扔垃圾,不破坏桌椅、门窗等公共设施,爱护学校环境。 |
| 7 | 文明用餐 | 排队取餐,不喧哗,不挑食,饭后将餐具放回指定位置。 |
| 8 | 有序上下学 | 按时到校,不迟到早退,放学后及时回家,不随便逗留或离开校园。 |
| 9 | 诚实守信 | 不说谎话,答应别人的事要尽力完成,做错事要勇于承认并改正。 |
| 10 | 安全意识强 | 注意交通安全,不在马路上玩耍,不接触危险物品,遇事冷静处理。 |
通过落实“小学生礼仪常规十条”,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,为他们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。家长和老师应共同配合,持续引导和监督,使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实践和提升自身的礼仪素养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