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精选资讯 > 严选问答 >

劳动合同法第47条规定的是什么

2025-11-06 19:27:57

问题描述:

劳动合同法第47条规定的是什么,求大佬赐我一个答案,感谢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1-06 19:27:57

劳动合同法第47条规定的是什么】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》第47条是关于经济补偿标准的重要条款,主要规定了用人单位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,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的经济补偿金额及其计算方式。该条款旨在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,确保其在失去工作后能够获得一定的经济支持。

一、

根据《劳动合同法》第47条的规定,用人单位在以下几种情况下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,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:

1. 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,并经双方协商一致;

2. 用人单位因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,经过培训或调整岗位仍不能胜任;

3. 用人单位因客观情况变化(如企业结构调整、经营困难等),导致劳动合同无法履行;

4. 用人单位依法进行裁员;

5. 劳动者因用人单位违法行为(如未及时支付工资、未缴纳社保等)提出解除合同;

6. 劳动合同到期终止,除非用人单位维持或提高原条件续签,而劳动者不同意。

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是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,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;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,按一年计算;不满六个月的,支付半个月工资。

二、表格展示

情况说明 是否支付经济补偿 补偿标准 备注
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 无固定标准,由双方协商 需书面协议
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,经培训或调岗仍不能胜任 1个月工资/年 工作年限计算
用人单位因客观情况变化解除合同 1个月工资/年 须提供合法理由
用人单位裁员 1个月工资/年 需提前通知并报备
劳动者因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合同而辞职 1个月工资/年 需提供证据
劳动合同到期终止 1个月工资/年 若用人单位不续签且不提高待遇

三、注意事项

- 经济补偿中的“月工资”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。

- 如果劳动者在单位工作不满一年,按照实际工作时间折算补偿金额。

- 实践中,用人单位可能会通过签订“协商解除协议”等方式规避法律责任,劳动者应保留相关证据以维护自身权益。

总之,《劳动合同法》第47条为劳动者提供了明确的经济补偿依据,有助于平衡劳资关系,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。在实际操作中,建议劳动者了解自身权利,并在必要时寻求法律帮助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