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不第后赋菊原文理解】《不第后赋菊》是唐代诗人黄巢所作的一首咏物诗,表面上写的是菊花,实则借物抒怀,表达了作者在科举落第后的愤懑与不屈精神。全诗语言简练,意象鲜明,情感激昂,展现了诗人不甘沉沦、渴望有所作为的豪情壮志。
一、原文及翻译
原文:
不第后赋菊
黄巢
待到秋来九月八,
我花开后百花杀。
冲天香阵透长安,
满城尽带黄金甲。
翻译:
等到秋天九月八日到来时,
我的花开放之后,其他花都凋谢了。
香气直冲云霄,弥漫整个长安城,
全城的人都戴着金色的盔甲。
二、
这首诗通过描写菊花在深秋时节盛开的情景,象征着诗人自己在科举失败后依然不屈不挠的精神。诗中“我花开后百花杀”一句,表现出菊花的独特与傲然,也隐喻诗人虽屡遭挫折,却仍不愿随波逐流;“冲天香阵透长安”描绘了菊花香气四溢,象征着诗人胸怀大志、气势恢宏;“满城尽带黄金甲”则用菊花比喻战士的铠甲,寓意诗人虽未得志,但心中有光,志向远大。
三、表格形式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诗名 | 不第后赋菊 |
作者 | 黄巢(唐代) |
创作背景 | 科举落第后,借菊花抒发胸中不平之气 |
主题思想 | 表达诗人不屈不挠、志向远大的精神 |
艺术手法 | 借物抒怀、象征、比喻 |
关键句 | “我花开后百花杀”、“满城尽带黄金甲” |
情感基调 | 激昂、豪迈、不屈 |
诗歌风格 | 简洁有力,富有气势 |
四、结语
《不第后赋菊》不仅是一首咏菊诗,更是一首抒发诗人志向与情怀的作品。它展现了黄巢在逆境中依然保持自信和斗志的精神风貌,也反映了古代文人面对挫折时的坚韧与追求。此诗虽短,却意境深远,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现实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