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金蟾蜍介绍】金蟾蜍(学名:Incilius periglenes),又称黄金蟾蜍,是一种生活在中美洲热带雨林中的两栖动物。因其鲜艳的金色皮肤和独特的生态习性而备受关注。金蟾蜍曾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稀有的两栖动物之一,其数量在20世纪末急剧减少,最终在1989年后被认定为灭绝。然而,近年来在哥斯达黎加的某些地区又发现了少量个体,引发了科学界对其生存现状的重新审视。
金蟾蜍简介总结
金蟾蜍是一种体型较小、颜色鲜艳的两栖动物,主要分布于哥斯达黎加的热带雨林中。它以独特的金色皮肤著称,是全球最濒危的物种之一。由于栖息地破坏、气候变化以及疾病等因素,金蟾蜍在20世纪末一度被认为已经灭绝。但近年来,科学家在野外重新发现了一些个体,表明该物种可能并未完全消失。
金蟾蜍关键信息表
项目 | 内容 |
学名 | Incilius periglenes |
中文名 | 金蟾蜍、黄金蟾蜍 |
英文名 | Golden Toad |
分布地区 | 哥斯达黎加的热带雨林 |
体型 | 约5-6厘米长 |
颜色 | 鲜艳的金黄色或橙红色 |
生存状态 | 曾被认为灭绝,近年有少量个体被发现 |
栖息环境 | 高湿度的热带雨林,靠近溪流或湿地 |
食物 | 昆虫、蜘蛛等小型无脊椎动物 |
繁殖方式 | 卵生,依赖水源进行繁殖 |
保护等级 | IUCN列为“极危”(CR) |
灭绝时间 | 1989年之后未再被发现(曾认为灭绝) |
最近发现 | 2004年及2018年在哥斯达黎加有零星记录 |
结语
金蟾蜍不仅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象征着人类对自然环境影响的警示。尽管它的生存状况仍然脆弱,但近年来的发现让人们看到了希望。保护金蟾蜍及其栖息地,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