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小学古诗:《古朗月行》原文译文赏析】《古朗月行》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,全诗以儿童的视角描绘了对月亮的天真想象,语言质朴,意境深远。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,也体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。
一、原文
《古朗月行》
小时不识月,呼作白玉盘。
又疑瑶台镜,飞在青云端。
仙人垂两足,桂树作团团。
白兔捣药成,问言与谁餐?
蟾蜍蚀圆影,大明夜已残。
羿昔落九乌,天人清且安。
阴精此沦惑,去去不足观。
忧来其如何?凄怆转悲叹。
二、译文
小时候不认识月亮,把它叫做白玉盘。
又怀疑是仙境中的镜子,飞在青色的云中间。
仙人站在月亮上,旁边有桂树环绕。
白兔在捣药,问它要给谁吃呢?
蟾蜍咬坏了月亮的圆光,明亮的夜晚已经残缺。
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,让天地变得清明安定。
如今月亮被黑暗笼罩,离开吧,不值得再看。
心中的忧愁怎么排解?只能悲伤地叹息。
三、赏析要点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作者 | 李白(唐代) |
体裁 | 五言古诗 |
主题思想 | 表达对月亮的童真想象与对现实的感慨 |
写作特点 | 用儿童视角描写月亮,语言朴素生动 |
艺术手法 | 比喻、拟人、象征(如“蟾蜍蚀圆影”象征黑暗势力) |
情感表达 | 从天真到忧伤,展现人生变化与哲思 |
文化意象 | “白玉盘”、“瑶台镜”、“桂树”、“白兔”等神话元素丰富诗意 |
四、教学建议
在小学语文教学中,《古朗月行》是一篇非常适合引导学生感受诗歌语言之美和想象力的作品。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帮助学生理解:
1. 朗读体会:通过反复诵读,感受诗的语言节奏和韵律。
2. 画面想象:引导学生根据诗句描绘出脑海中出现的画面。
3. 联系生活: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月亮的感受,增强情感共鸣。
4. 拓展阅读:推荐其他描写月亮的古诗,如《静夜思》《望月怀远》等,拓宽文学视野。
五、结语
《古朗月行》虽写于千年前,但其中对月亮的赞美与对人生的思考,依然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。它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作,更是一面镜子,映照出人类对自然、对生命的永恒追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