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朝闻道,夕死可矣. 出自哪里?】“朝闻道,夕死可矣”是一句非常经典的古语,表达了对真理和智慧的极度渴望。这句话不仅在古代文学中频繁出现,也在现代人中广为流传,常被用来强调追求知识和真理的重要性。
一、
“朝闻道,夕死可矣”出自《论语·里仁》篇,是孔子所说的一句话。其字面意思是:“如果早上听到了道(真理、道理),即使晚上死去也心甘情愿。”这句话体现了孔子对“道”的高度重视,以及他对真理的执着追求。
这句话不仅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体现,也被后世文人所推崇,成为一种精神追求的象征。它传达出一种为了理想、信念或真理不惜牺牲生命的坚定意志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句子原文 | 朝闻道,夕死可矣。 |
出处 | 《论语·里仁》 |
作者 | 孔子(春秋时期思想家、教育家) |
字面意思 | 如果早上听到了道,即使晚上死去也无怨无悔。 |
深层含义 | 强调对真理、道德、理想的重视,愿意为之付出一切,包括生命。 |
哲学意义 | 体现了儒家对“道”的追求,也反映了古人对精神境界的重视。 |
后世影响 | 成为后世文人、学者的精神信条,常用于表达对知识、真理的渴求与奉献。 |
三、延伸思考
“朝闻道,夕死可矣”不仅仅是对知识的渴望,更是一种人生价值的体现。在现代社会,虽然我们不再以“死”来衡量对真理的追求,但这句话依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。它提醒我们,应当珍惜学习的机会,不断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,而不是仅仅满足于物质生活的富足。
无论是学生、学者,还是普通大众,都可以从这句话中汲取力量,激励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,追求真正的智慧与意义。
通过了解这句话的出处与内涵,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对“道”的崇敬,也能从中获得面对生活挑战时的精神支持。